“管理”是一个过气的名词 |
|
(作者: admin 来源:众泰网ztsystem.cn 采编:admin 更新时间:2006-3-23 11:56:25 共有2264人次浏览) |
|
为什么要说管理是一个过时的术语,首先就要搞清楚管理的定义是什么? 国外著名管理学家明兹伯格说:“管理就是把人类技能运用到系统中去,而不是让系统来摆布人。”而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则通过管理者的管理职能来解释管理,就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这五条被近代的教科书简化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按我的理解,“管”者,在“官”字头上有两个大眼睛(竹子头的象形),显示为官者高高在上,瞪着两只铜铃般的大眼睛监视着大伙,不管干得好不好,都得管来管去,不管不足以体现自己的权威和威严。当年中国的法律就规定民告官不管对不对,首先要廷杖八十,然后才有告状的权利,所以人人抢着当官,当官就可以管人,不管你会不会管。 “理”者,左边一个“王”,右边一个“里”。“王”过去是领导的代称,一般都称呼“大王”;而“里”则是“内”的意思。这里的意思是,作为一个领导者,首先要管好自己,自己理清思路,明白自己要干什么,怎么干,其他的事情就简单了。中国人凡事都喜欢讲求一个“理”字,“有理走遍天下”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管理是什么呢?在农业社会,对于农民就有了管理的存在,因为农民和地主之间是雇佣关系,但管得多而理得少,只要种好地就可以了。工业社会也一样,对于工人也是管得多而理得少,尤其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更是把“管”的精髓运用到了极致,他通过“理”清熟练工和一般工人的不同后,通过培训极大地降低了熟练工的成本投入,然后通过科学的“管”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这既是“理”的成功,也代表了“管”的没落。 随着技术的进步,阿尔温·托夫勒所预言的“后工业的、与信息为基础的时代”的来临,“理”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管”的作用则越来越小。在现代企业中,“理”是什么——战略、文化;“管”是什么——规章制度。若用教科书的解释,“理”就是计划、组织和领导,“管”就是控制。人力资源就是典型的为“理”而诞生的概念,其先驱罗伯特·欧文正是通过“理”清员工的思路并和他们沟通而不是通过命令(管)的方式来获得员工的认可和配合。 所以“管理”这个名词已经成为了一个过时的术语而应该用“理管”来替代,或者说在人们的意识中应该是“理”在前而“管”在后了。但是令人担忧的是,现在的很多企业只是把“以人为本”挂在口头,而仍然用老一套的命令(管)的方式进行管理,争相制定了厚重的规章制度来进行“管”,买来各种监控员工的高科技软硬件(如摄像头、打卡器等)进行“管”。 强调管的人会说:“如果我不管员工,他们就会偷懒。”可是强调“理”的Google公司的高速增长告诉我们,这个公司的员工不但没有偷懒,大家反而加足马力拼命地工作。为什么强调“管”的企业,员工反而偷懒搞消极怠工,而强调“理”的企业,员工反而敬职敬业?难道是这两类企业员工的素质是不一样的吗? 非也。正所谓“南桔北枳”——生长在南方就是酸甜的桔子,可移植到了北方就成了苦涩的枳。不是种子不一样,而是种子生存的外部环境变了。任何一个员工到企业去都是为了体现自己的价值,利用企业这个平台实现自己的理想。可由于企业的头头脑脑们没有“理”清楚公司的战略和发展方向,更没有把不同的员工放到合适的位置使人尽其用,却反而用一套不合适的规章制度来生搬硬套的“管”,结果就成了有的员工为了适应这里的企业环境而偷奸耍滑,有能力却不愿意去妥协企业环境的就选择了离开。 越是想明白的企业,越是“理”多而“管”少,因为员工的积极性已经充分调动起来了。而越是想不明白一脑袋糨糊的企业,越是“管”的一塌糊涂,因为将熊就只能熊一窝!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