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国企高管薪酬40万元上限打击管理者积极性 |
|
(作者: 来源:众泰网ztsystem.cn 采编: 更新时间:2006-7-9 10:28:12 共有2889人次浏览) |
|
上海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费金林昨天(20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他很关注国企分配机制问题。此次上海两会中,就有民建上海市委编号为96的提案《关于完善国有企业年薪制分配法的建议》及陈惠莹委员编号为377的提案《建议国企经营者的年薪收入与本企业职工收入挂钩》。
“国企分配机制的核心是国企高管的薪酬机制,因为海一般员工的分配已经与市场接轨。”上海产权市场交易管理办公室主任沈立群说。
就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党委书记李毅中强调,国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重点在规范、关键在考核,总的原则是差距要适度,不要大于地方国资委组建时实际形成的差距水平。
为什么是12倍
北京市国资委正在用2~3年的时间对其下属20家国企试行全新薪酬制度,其中国企负责人最高收入不得超过员工平均收入的12倍,企业负责人薪酬分为基薪和绩效年薪两部分。
上海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胡雄飞不赞成确定这样一个倍数的做法,“这个倍数确定的标准是什么?”他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加强管理是对的,但若长久使用,则违背了市场管理的方向。
智联招聘发布的“204年国内薪酬统计报告”显示,与2003年相比,国企月薪涨幅达到19%,涨幅首次超过外企。智联招聘的有关专家分析认为,这归因于国企正在进行的薪酬制度改革,而且国企薪酬的涨幅主要是来自中高管理层的拉动,普通员工的收入增长速度还远远不及外企普通雇员。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左学金长期研究社会保障和就业,他建议,对国企高管收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看两者的关联度究竟如何。 上海家化的做法 沈立群表示,上海国企经理人引进要素分配概念,对一部分起重要作用的技术人员,或对企业生存发展影响重要的人员,采用市场化薪酬,与业绩挂钩。上海部分国企已采用这样的薪酬激励方式。上海家化(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文耀透露,该公司总监级和学科带头人的年薪为20万~25万元。
据沈立群介绍,上海已在国资委管理的50多家国企中试行新的薪酬分配体系,即“3+1”模式:国企高管的薪酬由岗位薪、绩效薪和福利构成,业绩突出的有特别奖励。岗位薪和福利属固定收入,绩效薪则与所在企业的发展、改革成绩挂钩,而政府特别奖励是对作出重大成绩的老总们的褒奖。其中,业绩考核或会借助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力量来完成。
胡雄飞认为,对国企经营绩效进行评价,具体操作很复杂。要区分不同行业,有的国企享受着行业垄断利润,如冶炼企业回报率最高6%,而电信企业回报率可能高达30%;新公司和老公司也不同,老公司历史包袱大,新公司在竞争中则可能游有余;另外,资产规模也是一种影响因素。
上海人大常委会决策咨询专家、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程恩富教授建议,可以对国企经营者实行以个人财产抵押为基础的年薪制,这对经营者既有激励,也有约束。年薪可分成三部分:一是基础年薪,这部分不能定得太高,比如2万元,与普通员工持平,如果一个经营者让企业亏损了,仍然享受很高年薪,这是不合理的;二是绩效年薪,既考量劳动生产率指标,也考虑职工工资增长幅度,既有短期指标,也有长期指标;三是奖励年薪,项目确实做得好,可以增加奖励年薪。
上海紧缺人才事务服务中心培训事业部总监朱伟雄认为,任何一种薪酬模式都有其合理性,基本模块大家都认可,“关键是如何兑现,怎么评价绩效。”他认为,绩效评价目前还很难采用大家都服气的方式。
市场化:时机未到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方式是在专业公司的协助下,建立多元化成员构成的薪酬委员会,既有股东代表,又有企业高层,同时有工会代表,还要引入咨询公司等第三方力量,兼顾各方利益。
胡雄飞对此持保留态度。他认为此种模式有很多不确定之处,如薪酬委员会怎么定、考核谁,考核整个班子或只考核一把手。
胡雄飞透露,去年上海国企内部有个说法,国企高管年收入最高不超过40万元,这可能打击一些好的企业管理者的积性。
“应该坚持市场化的方向,真正按市场运作,根据市场确定一个总的价格水平,再确定折扣系数,”胡雄飞说,“如果这家国企有历史问题,困难比较大,可以增加系数。”他认为,建立一个良性管理人才市场及合理的市场定价机制,真正让市场给国企负责人定价,这是薪酬制度改革的关键。
朱伟雄觉得国企老总薪酬市场化选择目前还不可行,因为缺乏一个健全的市场。“猎头公司给人才定薪水时本身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一个统一认可的标准,往往是供需双方讨论决定。”
朱伟雄比较赞成年薪制,给国企高管确定一个基本身价,然后根据其在企业里承担的责任和作出的成绩来进行浮动。基本身价可以依据专业公司的市场统计来确定,然后作为一个参考价格,但这只是一个市场基本行情,定好价,还要看是否有人买。国有资产出资人作为老板,可以在市场上挑选中意的经营者。而浮动的比例,可以参考财务报表,同时参考企业团队对经营者的评价。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