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要不要及时向员工传递 |
|
(作者: 来源:众泰网ztsystem.cn 采编: 更新时间:2006-6-24 18:54:34 共有2217人次浏览) |
|
要让员工自己去猜想,他们可能会高估事情的严重性
■苏华欧贝特卡系统公司副总经理
即便是运转良好的企业,也经常会产生一些“坏消息”,譬如某些产品的市场形势严峻、企业利润下滑,以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危机,等等。有些老总习惯于向员工报喜不报忧,他们怕告诉了员工真实情况,会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使员工对企业失去信心。但我认为,当企业出现“坏消息”时,要尽快地、策略性地让员工知道,并且一定要让他们比外人先知道,因为回避沟通对企业造成的危害更大。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当企业出现“坏消息”时,一味地对员工进行隐瞒其实并不现实。俗话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员工会通过各种迹象预估到企业存在的问题,因为他们是企业内部人,最了解企业的经营状态。让员工自己去猜想,他们可能会高估事件的严重性,对“坏消息”产生恐惧心理。而这种恐惧心理,比“坏消息”本身给员工带来的压力更大。
“坏消息”出现时,会同时伴随许多小道消息和谣言。当这些小道消息部分属实并被印证之后,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会受到打击,士气会受到动摇。更重要的是,当管理者再试图澄清谣言时,将付出加倍的努力。因此,为避免谣言取代正确的信息,也需要与员工进行及时的沟通。
一些管理者隐瞒工作做得很好,员工对“坏消息”一无所知,并一直认为部门的业绩是优良的,公司的运营是健康的,他们的收入和工作是稳定的。当企业无法继续隐瞒,管理者不得不将“坏消息”传递给员工的时候,员工有可能无法猛然接受真相,他们会认为管理层之前传递的所有信息都是虚假的,甚至会质疑整个公司的诚信度。当员工认为自己得不到完整可靠的信息时,他们将自己寻找消息。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会偏听偏信,让事态扩大。许多有能力的员工可能因而消极怠工,或寻觅新的工作机会,整个公司的士气和效率会大受影响。
管理者为什么回避沟通?
部分管理者回避沟通,是因为他认为获得的信息还不够完整,希望等到一切明朗化之后再与员工沟通。我认为,是否延迟沟通取决于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坏消息”只影响局部范围,管理者能够迅速准备完整的方案一次性彻底地解决问题,暂时回避沟通也是个好的策略。但如果坏消息将影响全局且不确定因素很多,短时间内无法理出头绪,则应当及时沟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试想一下,如果你被竞争对手(或客户)告知集团可能被兼并的消息,而你的上级却试图隐瞒,公司内外小道消息满天飞,你会继续安心工作吗?
中国人喜欢将“坏消息”低调处理,让它波及的范围尽可能小,在一些国有企业,管理者担心“坏消息”可能会伤害企业或者某些领导的形象,回避沟通很普遍。外资企业通常倡导开放、坦率的沟通文化,许多公司具有良好的风险预警机制,并备有特殊事件应对方案,其中包括了对股东、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等关联方的沟通方案和详细步骤。所以当我碰到“坏消息”时,第一个反应是应将它及时传递出去,即便信息尚不完整,也要将已经确认的信息传递出去。
至少要让骨干了解真相
在大企业,管理者因战略调整而酝酿结构性裁员方案前,常常先把经营中的难题与涉及部门的员工分享,发动大家集思广益,寻找解决方案并激发员工求胜心,继续为业绩改善而努力。通过这类铺垫,人力资源部公布针对此部门的措施,譬如年底冻薪不调整工资,降低明年的培训预算和福利费用等时,该部门的员工已有心理准备,整个企业不会发生大的动荡。经过一番努力而“坏消息”仍无法避免时,管理层再此沟通时,涉及的员工大多能够从容接受和应对了。
对于一些小企业来说,如果真的遇到了大问题,命悬一线,管理者一定要让中层以上管理者了解真相,因为企业仍将依赖这些核心员工解决问题并渡过困境。如果这些参与决策并负责执行的人员拿不到真实的信息,必然会在销售和生产一线做出错误的判断,导致形势进一步恶化。对于一线的普通员工,是否沟通则取决于企业文化和员工的承受度。
不要
领导者“报喜不报忧”,本意是维护企业的稳定
■陈炎炳广州市思必得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
“坏消息”要不要及时向员工传递?这是令许多老总挠头的问题,也是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乍一看,这好像涉及到企业的危机管理,其实不然,因为“坏消息”并不等同于危机,而且针对的对象是企业内部员工。
要知道,企业内部的员工和公众以及企业外部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因为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员工不仅从企业经营中得到利益,他们还是企业价值的创造者,是企业经营运作的主体,员工的心理、态度和行为都会给企业经营带来重大的影响。因此,应不应该把“坏消息”告诉企业员工,将取决于“告诉”与“不告诉”两种行为可能给企业造成的后果。笔者认为,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告诉”才是确保组织生存和稳定的正确选择。
企业需要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
商场如战场,当年曹操带兵打仗,有一次因为缺粮,使他在战场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好在他能够处乱不惊,缺粮的事情没有让士兵知道,渡过了难关,最后还取得了胜利。如果缺粮的事情透露出去,势必造成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企业需要一个稳定的经营环境。企业领导者“报喜不报忧”,本意就是要维护企业的稳定。领导者必须做出确保组织生存的重要选择,毕竟,组织的生存和稳定高于一切。员工的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规避心理,使他们在听到“坏消息”时心生恐惧。员工之间互相影响,可能会引起集体恐慌,对企业的经营极为不利,由此而引发的后果可能是非常严重的。
所以,对于一些可能引起恐慌的“坏消息”,领导者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来疏导员工情绪,最好是在企业有应对之策的情况下,才向员工宣布为好。当然,企业领导者在决定不把一些“坏消息”告诉员工的时候,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隐瞒事实的真相,而是为了避免可能造成的混乱和不必要的麻烦。
“坏消息”不能盲目传播
“纸里包不住火”,总有一天,你得让员工知道真相。但是,在决定是否宣布“坏消息”之前,你必须考虑以下问题:
首先,识别这些坏消息的形成原因、性质和可能产生的后果。比如,企业利润下滑,原因可能是很多方面的——可能是由于市场环境的恶化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企业内部的管理问题造成的,弄清楚具体原因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来确定是不是要把这些“坏消息”告诉员工。再比如,某种危机来临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也许,这种危机同时蕴含着某种机会。如果领导者在还没有弄清楚危机本质中的利弊时,只是把它当成“坏消息”来告诉员工,必然对企业极为不利。如果领导者能够从危机中看到机会,通过向员工说明情况,把事情导向好的方面发展,就能安然渡过难关。
其次,要弄清楚这些“坏消息”对员工的切身利益有何影响,影响的程度如何,他们知道这些“坏消息”以后可能做出的反应,等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总是选择性地扭曲、选择性地记忆和选择性地感知,把信息进行加工后做出符合本身利益的解释。这种选择性知觉会驱使每个人把对问题的认知与其本身的利益联系起来。当这些“坏消息”被告知时,每个员工可能会根据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和对自身利益的影响程度来做出反应,影响的程度越大,其反应也会越强烈。所以,与员工利益相关性越强的消息,领导者就要更加慎重地处理。
第三,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宣布。信息传播时机和方式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坏消息”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被有意或无意地扭曲,引起人们的种种误解,对企业及事件处理极为不利。因此,有效的传播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确定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媒介,以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噪音。
在以上这些没有得到妥善安排之前,不宜把“坏信息”盲目扩散。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