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印了简历300多份,到现在投了有200多份,每天抱着简历出去投递的时候,就怕遇上那些不靠谱的招聘单位,伤神伤钱又伤心”,北京交通大学的余同学在北京西城区某就业服务中心,边翻看着招聘信息边对记者说。
电话招聘 小心骗子
“有人接过020—8034××××这个号码的电话吗?小心骗子!”
不久前的一天,中国人民大学的魏同学在校园bbs上贴出帖子,讲述了自己差点上当的招聘经历。
一天中午,他接到了这个电话,对方问了他一些基本情况,并称自己是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姓余,然后像背台词一样飞快地介绍起该公司来,并且说广州那边的分公司要招人,余女士给了魏同学一个网址让他查看。说,如有意请邮寄报名费。
魏同学因为比较了解这家颇负盛名的公司,但他仔细考虑之后生出疑问:他并没有给这个公司投简历,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专业,手机号码的呢?于是,他上了该公司的网站,了解到该公司在广州根本没有办事处。
当记者按照魏同学所提供的电话号码020—8034××××,连续几次拨打,结果只传来“悦耳”的女声:“您好,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这个让魏同学愤怒的号码到底给多少充满希冀的学子带来了伤痛,不得而知。
那么,这些人为什么要假冒知名公司的名义对高校毕业生行骗呢?和魏同学有着类似经历的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的杨同学告诉记者,这些非法人员针对高校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往往打着具有很大诱惑力的知名企业的牌子,乘机非法向一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收取诸如介绍费、咨询费、邮寄费、报名费等。
三五元门票带来的烦恼
调查继续时,记者听闻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王同学已遭遇了“招聘”之骗。
王同学从学校的公告栏里的一则招聘启事了解到,在学校附近的中关村人才市场有一场关于广东省机关公务员的专场招聘会,便决定去看看。
在大厦门口她被一个看门的拦住,要求出示门票。
王同学当时还感觉有些奇怪,一般像招公务员这样比较正规的专场招聘会,是不收门票的,这次怎么例外呢?
花3元钱买了门票的王同学,转完整个招聘大厅后,竟没有发现一个带有“广东”字样的单位,大多是一些没有听说过的小单位:“北京市××咨询公司”、“北京市××电子技术开发公司”。整个招聘大厅光线昏暗,空气浑浊。王同学很是懊恼:真的是撞上了“虚假招聘”!
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任同学也有着相似遭遇。任同学看见贴在校园招聘栏的一则启事后,兴冲冲前往,到了那里才发现,根本不是正式的招聘会,“会场”里只有大概不到十间房,每间里只有四五家单位。全部转下来不需要5分钟,可进门却被收了5元人民币。
在很多人眼里,区区三五元门票算个啥?可这三五元的门票给正面临毕业的学子们带来的可不是一般的失望与麻烦。来自湖南大学的唐同学正在北京找工作,快毕业的他对记者说,时下很多毕业生都有这样的想法:“宁跑一万,不漏一个”。就是这“一万”和“一个”的全情投入让那些想发“招聘财”的不法人员逮着机会了,更有些不法“商家”居然把招聘当成了职业。
杜绝虚假招聘 专家支招
虚假招聘有没有可辨认的方法?
“有!”有着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曾获“中国杰出外来务工青年”的上海某公司董事长邱金发肯定地说,“假招聘单位在发布广告及宣传单时,对自己的单位名称往往含糊不清,招聘的职位大都比较诱人,开出的待遇非常丰厚,只是想藉此收取一些费用。”也曾历经无数次面试经历的他建议,社会经验缺乏的学子们更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自己的住址、家庭电话及家庭背景资料随意透露,更不要在“不可靠”的招聘会上,随意跟所谓的招聘单位去“实地考察”。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朱老师分析了虚假招聘背后的原因:为了人员储备,有些单位只是要储存一些高素质人才信息以备不时之需;为了宣传,某些单位长期在各种地方发布招聘信息,夸大招聘人员数量和职位,以产生广告效应;为了骗取钱财,某些单位或人员利用毕业生求职急切心理,收取不合理费用,如体检费、资料费等;为了剽窃个人创意,某些企业利用招聘机会剽窃应聘者的作品和创意,这多在艺术职业领域。
如何让这些社会经验缺乏的学子们对社会上林林总总的招聘会,有一双“慧眼”?北京人事局的同志提出了一些建议:学校要对学生加强社会交往知识的教育,尤其要加强求职学生的求职技巧的指导和求职心理的辅导,有条件的应成立一些模拟的“求职会场”,以增强学生的承受力和判断力。
面对人才交流市场的混乱与无序,规范与整顿迫在眉睫,而社会不法单位与个人,对高校学子的虚假招聘更应“重拳出击”。
就虚假招聘广告及高校学子就业信息保障等问题,记者电话联系了深圳市的人事部门,有关人员告诉记者,深圳市人事部门明令禁止虚假招聘广告,并将对在人才市场活动中进行欺诈、弄虚作假的单位或个人建立起信用制度,对他们的诚信状况记录存档,并定期公布。
而北京市人事局在前不久也发出通知:虚假招聘将受到严厉查处,严肃整治伪造档案、虚假招聘、违规收费等扰乱人才市场的行为。
近日,记者获悉江西省出台的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职业介绍所提供虚假招聘信息最高罚款1万元。
广大高校毕业生期盼全社会都关心他们的就业问题,并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就业市场。